自動駕駛汽車測試評價方法(自動駕駛電動汽車測試與評價技術)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自動駕駛汽車測試評價方法,以及自動駕駛電動汽車測試與評價技術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一覽:
- 1、如何評價“汽車完成自動遠程駕駛測試”?
- 2、自動駕駛測試是什么意思
- 3、自動駕駛網約車需要駕駛證嗎?
- 4、你認為自動駕駛分級應該遵循什么依據?
- 5、華為自動駕駛公開試乘,如何評價其表現?
- 6、多維度構建體系 日產/中汽中心發布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報告
如何評價“汽車完成自動遠程駕駛測試”?
只能說這是一種技術上的進步,科技發展了人工智能發展了,物聯網的技術有所發展了,但是這并不能證明人類的汽車駕駛方式就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變,只能說客觀上支持了,但是主觀上人們選擇不接受,那也沒有辦法,因為現在人們大多數的觀念就是,自動駕駛技術還不是特別的安全和可靠,覺得自己駕車要比電腦駕車安全,所以它的推廣是一個問題,這是一種技術上的突破,但是并不能代表是駕駛方式上的一個大突破。
自動駕駛測試是什么意思
【太平洋汽車網】測試內容主要包括傳感器、執行器、算法、人機界面測試以及封閉場地、公共道路測試等內容;測試目的是從功能、性能、安全、穩定和魯棒性等方面來驗證自動駕駛系統的合理性、安全性和穩定性。
當前,世界各國對智能網聯技術發展的支持不僅在政策研究、技術研發等方面,更是斥資建設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示范區,用以推動行業發展,引導標準規范制定。本文針對自動駕駛汽車道路測試相關內容進行了梳理,僅供參考。
一是復雜道路環境帶來的挑戰,道路環境和交通構成相對復雜、機動車駕駛人駕駛行為多樣化,自動駕駛汽車如何正確識別并做出準確響應是面臨的挑戰之一;
二是自動駕駛汽車和人工駕駛汽車混行帶來的挑戰,自動駕駛汽車如何正確感知其他車輛,正確識別外界聲光信號,及時向外界發出聲光信號,實現與人工駕駛汽車的有效協同并行,也是面臨的挑戰之一。
自動駕駛汽車測試場景架構的確定是構建自動駕駛測試場景的前提。從測試場景層次架構角度來講,包括道路拓撲結構(像障礙物、車道線等)、交通流以及動態情景等三部分。從測試場景三維架構角度來講,測試場景是行駛場地和駕駛情景的組合,在環境的影響下,由不同場景(高速公路、鄉村道路、城市道路等)與駕駛任務、駕駛模式、駕駛速度等一同構成。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問答叫獸)
自動駕駛網約車需要駕駛證嗎?
很多人為了考到駕照沒少吃苦頭,有人就想,要是有一輛能夠自動駕駛的車就好了!不過,就算實現了完全自動駕駛,那這也并不代表你可以不用考駕照了。2月2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印發《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能力評估內容與方法(試行)》及相關技術文件(以下簡稱《評估方法》)。這份文件被認為是自動駕駛的“路考大綱”。
據了解,《評估方法》將自動駕駛車輛的能力評估分為5個級別,在具體考核內容上與現在實行的小客車C1駕照考試內容有不少相似之處。
例如,該辦法的評估內容分為四個大項:認知與交通法規遵守能力、執行能力、應急處置與人工介入能力、綜合駕駛能力。四個大項中又細化為39個專項,其中包括曲線行駛、直角轉彎、坡道停車和起步、倒車入庫、側方停車等。
值得注意的是,倒車入庫和側方停車都是4級以上才要求的測試項目。對此,就有網友調侃稱,普通人學會了這兩項技能,相當于可與高級別的自動駕駛PK啦!
在這份新出爐的自動駕駛“路考大綱”中,自動駕駛車輛與普通人的駕考要求基本相同。例如倒車入庫要求“車輛進退途中不得停車,從道路一端控制線(車身壓控制線)倒入車庫停車,再前進出庫向另一端駛過控制線后倒入車庫停車,最后前進駛出車庫。完成時間不超過3.5分鐘?!?/p>
評估的是自動駕駛,要求自然也很嚴格。據了解,評估滿分為100分,采取扣分制,80分以上才算通過測試。與此同時,有26項動作出現一次即不過關,其中包括不能正確使用燈光、雨刮器等車輛常用操縱件;起步時車輛后溜距離大于30厘米;綠燈亮起后,前方無其他車輛、行人等影響通行時,10秒內未完成起步……
此外,與普通車輛在路面上的操作類似,自動駕駛車輛也需要具備識別交通標識并服從管理的能力。比如,在評估過程中,自動駕駛車輛需要識別不少于5種標識,包括但不限于禁令、警告等,自動駕駛車輛還需要識別紅綠燈,且能通過紅燈和綠燈兩種狀態。最重要的是,自動駕駛車輛需要懂得交通指揮人員的管理。自動駕駛車輛可以根據道路交通指揮人員的手勢行駛。
對于此次《評估方法》的出臺,業內普遍認為,將對規范自動駕駛發展起到進一步促進作用。
你認為自動駕駛分級應該遵循什么依據?
自動駕駛分級是根據制定的標準及定義去分級的。
目前全球公認的汽車自動駕駛技術分級標準有兩個,分別由美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和國際自動機工程師學會(SAE)提出。我國《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國家標準主要包括駕駛自動化的定義、駕駛自動化分級原則、駕駛自動化等級劃分要素、駕駛自動化各等級定義、駕駛自動化等級劃分流程及判定方法、駕駛自動化各等級技術要求等。是我國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的11項基礎類標準之一,將為我國后續自動駕駛相關法律、法規、強制類標準的出臺提供支撐。
我國自動駕駛目前分級標準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華為自動駕駛公開試乘,如何評價其表現?
在這一次華為公布的視頻當中,我們可以看出它的自動駕駛技術現在已經非常的成熟了,搭配的它的雷達以及他們的鴻蒙分析數據平臺??梢钥闯?,在自動駕駛方面,華為最起碼已經達到了目前自動駕駛的第三等級,跟目前特斯拉的駕駛等級完全沒有任何的區別。而且既然視頻已經被華為官方放出來就可以看出他們對這次的駕駛體驗還是非常滿意的。那么今天就跟大家來評價一下這一次華為自動駕駛技術的表現。
第一,駕駛技術是非常成熟的。
華為在此前就已經表示過,希望自己能夠進入到汽車制造行業,但是跟其他的互聯網大廠還是有所區別的。華為并不希望自己直接進行汽車的制造,而是希望能夠將自己的自然技術跟汽車制造廠商合作起來,從而生產出屬于自己特色的智能汽車。而自動駕駛在智能汽車方面又是一個最大的熱點。所以這一次華為的做法是非常成功的。
第二,這一次自動駕駛技術的最大熱點在哪里?
相信很多人雖然比較羨慕自動駕駛汽車,但是如果真的讓他們直接去駕駛這樣的汽車,我相信很多人心里邊兒其實還是有一些擔憂的,而這一次的測試視頻就是在大家最擔憂的是區里邊兒進行測試的,不管是在紅綠燈還是對行人的反應方面,汽車的自動駕駛技術都可以完美的應對。
第三,如何看待華為的自動駕駛?
在我看來,華為在所有的互聯網大廠當中選擇了一個最為輕松的道路,那就是要將自己的智能技術跟其他已經成熟的制造企業合作起來,這樣才能夠以最低的成本形成一個比較完美的生態鏈。華為并不一定需要制造出汽車,而是讓所有的汽車可以搭載自己的系統。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就相當于進行了一次免費的宣傳和營銷,而且還能夠把自己的技術賣出去。
多維度構建體系 日產/中汽中心發布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報告
易車訊? 3月9日,日產汽車公司、日產(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與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CATARC)聯合發布了《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系統測評及管理方法研究報告》。
自2018年起,中汽中心標準化研究所與日產汽車公司、日產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通過分析各國政策推進方案、標準法規適用性、測試評價方法等內容,完成“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系統測評及管理方法”的研究工作并形成《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系統測評及管理方法研究報告》。
本次發布的《研究報告》匯總了自2018年共同研究開始以來各國自動駕駛發展的現狀,并對產業發展趨勢及中國現行標準及法律適用性進行了分析。此外,報告還通過問卷方式,對50余家企業的自動駕駛技術現狀及測試評價相關需求進行調研,確定核心功能和關鍵性能,形成適用于自動駕駛功能現狀及未來技術發展趨勢的測試評價方法,研究成果也將作為后續自動駕駛功能相關試驗方法和功能要求標準的重要參考,并提交至相關政策制定部門,為標準制定、行業組織和機構科學研究、產業界研發與規劃提供支撐。
該報告由中汽中心標準所組織撰寫,得到了日產汽車公司與日產(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的技術支持,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全球副總裁吉澤隆分享了日產汽車在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領域的最新成果,并展望了智能網聯汽車的廣闊發展前景。
吉澤表示,自動駕駛體系的評價包括安全、及時、準確、順暢等幾大原則,而日產在當中承擔了重要的角色,日產針對中國路況、駕駛員能力等研究方面提供了幫助,2016年開始日產即與中汽中心在先進駕駛輔助功能方面展開共同研究,而基于上次的經驗和良好合作關系,日產愿用自己的經驗幫助在中國盡快就相關自動駕駛體系完成構建,未來日產汽車將繼續與中汽中心標準所合作,通過對自動駕駛安全評測方法的探索研究,支撐中國自動駕駛標準體系建設,為加速這一技術的市場導入和商業化推廣做出貢獻?!?/p>
《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系統測評及管理方法研究報告》的關鍵點聚焦于具備自動駕駛功能的車輛準入和管理需求的測試評價方法,其中包括僅需提交報告而無需進行測試項目驗證的非實車測試,需要向第三方測試機構提供測試車輛并完成制定測試項目的實車測試,此外在車輛進入市場后,還應對于車輛軟件升級進行監管。
具體來看,非實車測試包括安全性評估和體系審核,其中安全性評估包括實車測試和仿真測試,其目的是為了確認企業對于自動駕駛系統進行充分的安全性評估,將通過企業和第三方機構共同完成,其中企業選擇合適測試方法并提交說明材料,由標準化機構制定與安全性評估相關標準,再由第三方機構審核材料并出具審核結果報告,最后管理部門來進行報告的審核;
體系審核包括信息安全、功能安全和網絡升級,其中信息和功能安全是為了確認企業具備信息安全/功能安全的開發流程的需要,由企業確保流程的應用及說明材料的真實性,標準化機構制定信息安全/功能安全流程類標準,第三方機構審核材料并出具審核結果報告,最后管理部門審核結果。
而軟件升級流程管理審核則為了確保企業具備可以保證車輛運行安全的軟件升級流程,由企業確定完善的軟件升級流程并正確運用,標準化機構制定流程類和技術要求類標準,最后由管理部門受理、審核、備案企業軟件升級事件。
而實車測試包括封閉場地測試、道路測試以及其他測試方法,其中性能測試要確定自動駕車輛處理復合隨機場景的能力判定,安全性測試選取具有一定危險性的場景,驗證車輛安全性;實際道路測試則為了處理公共交通的綜合能力驗證,由第三方機構選定車型使用自動駕駛功能在規定時間內行駛于選定典型路段,測試內容在行駛中隨機出現,測試車輛的反應能力,記錄車輛行駛情況及反饋結果。
DSSAD功能確認通過場地及實驗室試驗的方案確認自動駕駛系統數據記錄系統(DSSAD)的功能,由第三方機構測試車載數據記錄系統記錄內容、記錄時間等功能要求并記錄結果。
此外,在使用過程中要確保對用使用車輛的監督,確認企業所實施的與車輛認證相關的軟件升級的內容,評估升級對于車輛影響的性質和程度,確認未對車輛的標準符合性帶來影響。
本次發布的《研究報告》匯總了自2018年共同研究開始以來各國自動駕駛發展的現狀,并對產業發展趨勢及中國現行標準及法律適用性進行了分析。此外,報告還通過問卷方式,對50余家企業的自動駕駛技術現狀及測試評價相關需求進行調研,確定核心功能和關鍵性能,形成適用于自動駕駛功能現狀及未來技術發展趨勢的測試評價方法,并基于研究成果提出了相關管理建議。
在“日產智行(Nissan Intelligent Mobility)”技術愿景下,日產汽車多年來致力于智能網聯和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通過日產ProPILOT超智駕等技術,推動社會向“零事故”“零傷亡”的目標邁進。目前,日產第七代天籟Altima、奇駿與逍客均已搭載了屢獲殊榮的日產ProPILOT超智駕功能。到2022年,日產汽車計劃在70%的車型上搭載該功能。
未來,日產汽車將進一步加速“日產智行(Nissan Intelligent Mobility)”在中國的全面落地,同時,日產汽車還將繼續攜手產業相關方,加強面向中國市場的智能網聯研發和應用,推動相關技術的發展和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共同引領未來交通出行的變革。
據易車了解,今后后續測試評價框架將作為后續標準制定的支撐,伴隨技術研究持續完善和更新,要適應自動駕駛技術方向的多樣性特點,測試評價方法尋求更多細化的內容,并將管理建議提交至主管部門參考,為產品準入認證和標準提供思路,在未來檢驗和驗證結果成熟后推動國家標準法規協調,未來日產汽車將與中汽中心在這方面更加緊密的合作,更多消息我們也將持續關注。
關于自動駕駛汽車測試評價方法和自動駕駛電動汽車測試與評價技術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